在中山路达仁堂制药厂旧址斜对面,矗立着一座两层的小红楼。它的模样有点像四中心医院旧址里的学术报告厅,应该也有百年的历史。小楼不大,红砖墙体鲜明线上配资排名,门窗的外框和顶部天台护栏都镶着白色装饰,看起来古朴而耐看。不过关于它最初是干什么用的,现有的资料并没有明确记载,没人能说清。
说到这条路,才是故事的重点。中山路本身就是一条百年老路。大约在120年前,袁世凯推行“北洋新政”,在天津一带推动新行政区的建设,先把一条叫“大经路”的南北主干道铺设好,成为贯通南北的要道——也就是今天的中山路。沿着这条路,陆续聚集起一批北洋新政时期的机构。因此,这座小楼很可能也是在那一时期建成的。
而在这座小楼的背后,如今是增1号军区大院,民间俗称“704大院”。它其实是直隶藩臬公所的旧址,位于劝业会场(中山公园)西侧。藩臬公所也是北洋新政的产物。在清代,藩台负责一个省的民政和财政,臬台则主管司法。至于这座红楼是否与北洋新政时期的机关有关联,现阶段还没有确凿的证据,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智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